恒指漲0.4%
編者註:我們非常感謝你提出寶貴的意見。你的建議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使炒股得心應手!
本周,恒生指數(HSI)上漲0.4%,恒生科技指數(HSTECH)下跌0.9%,港股市場整體呈現先抑後揚走勢。
若用壹句話概括本周港股表現:中美關系主導情緒,內需政策托底。周初,受中美雙方就稀土出口臨時許可證發放、芯片設備出口限制部分放寬等達成初步框架協議,疊加國內政策利好釋放,港股市場應聲上漲。
但後半周因協議具體條款分歧、歐美貿易摩擦升溫、美國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加劇及地緣政治風險升級,疊加外資加速撤離,市場連續回調,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
美股方面,截至本周四,標普500(0S&P5)上漲0.8%,納斯達克綜合(0NDQC)上漲0.7%,道瓊斯工業平均(0DJIA)上漲0.5%。
宏觀層面,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CPI同比增長2.4%,符合預期,高于前值;環比增長0.1%,低于預期及前值。核心CPI同比上漲2.8%,低于預期且與前值持平;環比增長0.1%,同樣低于預期及前值。5月PPI同比增長2.6%,符合預期但低于前值;環比增長僅0.1%,低于經濟學家普遍預期。核心PPI同比增長3%,創2024年8月以來新低,低于預期及前值;環比增長0.1%,其中商品價格(不含食品和能源)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0.1%。在CPI與PPI數據發布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兩度公開呼籲美聯儲實施降息。金融市場隨即反應強烈,華爾街交易員大幅增加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市場共識已轉向預計年內兩次降息,利率互換市場顯示交易員認爲美聯儲9月前降息概率達75%。不過美聯儲下周議息會議仍可能維持利率不變。根據CME美聯儲觀察工具,截至6月12日,市場預計6月維持利率不變概率爲97.4%,7月維持利率不變概率爲69%,9月降息25個基點概率爲58.5%。
就業方面,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9萬人,雖創2月以來新低,但仍略超預期。但需注意的是,前兩月就業數據經修正後合計減少9.5萬人,抵消了表面數據改善。5月失業率4.2%,與預期及前值持平,非農數據部分緩解了市場對企業大規模裁員的擔憂。此外,6月7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達24.8萬人,創2024年10月以來新高,高于預期及前值;5月31日當周續請失業金人數增至195.6萬人,創2021年底以來新高,同樣超出預期。
關稅方面,美國商務部宣布自6月23日起對多種鋼制家用電器加征關稅,涉及洗碗機、洗衣機、冰箱等鋼鐵衍生制品。據披露,針對多數國家的50%關稅政策將直接影響相關産品進口,可能推動終端消費價格上漲。
A股方面,滬深300(000300)本周下跌0.3%。成交量方面較上周有所放大,但日成交量也僅有周三和周四略高于50日均量水平。當前市場處于嘗試反彈階段,技術面以50日均線爲支撐位,5月14日高點3960.52點構成上方壓力位。
宏觀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CPI同比下降0.1%,環比下降0.2%。CPI同比延續下降態勢且環比由漲轉降,主要受能源價格下行影響。PPI同比下降3.3%,降幅較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創壹年多以來最大降幅,且連續逾兩年處于負值區間;這主要源于國際輸入性因素導致國內相關行業價格回落,以及國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階段性走低。PPI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持平。雖然PPI仍處低位運行,但從邊際變化觀察,隨著中國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部分領域供需關系已現改善迹象,價格指標呈現積極變化。此外,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5月實體經濟延續擴張態勢,制造業銷售收入占全國企業銷售總額比重達30.1%,持續爲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其中,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5%,細分領域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通信設備、電氣機械器材制造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5.1%、13.1%和8.6%,保持較快增速。
貿易方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9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10.67萬億元,增長7.2%;進口7.27萬億元,下降3.8%。單看5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8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7%;其中出口2.28萬億元,增長6.3%;進口1.53萬億元,下降2.1%。
黃金和外彙方面,據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彙管理局數據,5月末中國黃金儲備量爲7383萬盎司(約合2296.37噸),環比增加6萬盎司(約合1.86噸),實現連續7個月增持,但增持節奏持續放緩。同期國家外彙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末外彙儲備規模達32853億美元,較4月末增加36億美元。
政策方面,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提出推進金融、技術、數據等要素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允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政策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支持深圳深化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完善低空飛行監管規則體系。此外,中美近日在倫敦舉行新壹輪經貿磋商並達成原則性框架協議,呈現”各退壹小步”特征,但稀土出口、高科技産品限制等核心結構性矛盾仍未解決。中國恢複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地區供應商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證,明確限定僅可用于磁鐵、電機轉子等民用領域,嚴禁用于軍工生産,劃定”稀土不得軍用”紅線;作爲回應,美方承諾逐步解除對中國半導體設計軟件、航空零部件等部分高技術産品的出口限制,但對英偉達H20等最尖端人工智能芯片仍維持出口禁令,凸顯其科技領域對華遏制戰略未現松動。
龍頭股本周上漲。【港股33】本周平均上漲42%,我們的【港股精選】本周上漲0.6% (詳情見相應版塊)。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來,【港股33】平均上升839.2%,而恒指漲19.1%。
在我們的香港33中表現最好的是貝剋微(02149),該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模擬IC圖案晶圓提供商。股價本周上漲21.4%。當前每股收益評級75,相對強度評級爲97,機構流入流出評級A+。
我們的港股市況爲上升趨勢。
從技術面來看,恒生指數本周沖高回落,未能站穩24000點整數關口,短期技術面承壓但尚未破壞中期反彈趨勢。成交量方面相較前幾周有所放大,僅本周三略低于50日均量,其余四個交易日均高于50日均量。技術支撐方面,21日均線仍構成短期重要支撐位,而上方3月19日高點24,874.39點則形成關鍵阻力位。
南向資金方面,本周共計淨流入154.58億港元,繼續延續了之前的淨流入態勢,保持連續四周淨流入且均超過140億港元。
綜合而言,市場能否企穩需關注三大關鍵變量:壹是政策博弈進展,重點關注7月初歐盟對美反制措施是否落地、中美8月高級別會晤籌備情況,以及國內穩增長政策發力節奏;二是資金面壓力緩解信號,需等待美聯儲降息路徑明朗化及港元流動性改善;三是地緣風險演變,尤其是中東沖突會否爆發並直接沖擊全球供應鏈。
現階段,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冷靜理性,避免盲目追漲,優先關注那些業績超預期且技術形態穩健的個股,以穩健的策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您對我們的每週評論有什麼看法嗎?如果您有任何反饋或問題,請隨時電郵我們。
注意:以上所有評論信息內容只供教育參考,不應被理解為邀約、招攬,或任何證劵買賣意見及建議。
發佈於2025年6月13日